央广网北京3月31日消息 据国家航天局消息,3月27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刊发的一篇文章称,中英学者在嫦娥五号月球样品中,测量到撞击玻璃珠中的水,发现玻璃珠中的水含量从边缘向中心逐渐递减。科研团队推测,这是太阳风中的氢离子注入撞击玻璃珠,并在其内部扩散、保存下来。
据介绍,在过去20年的月球探索中,人类已经在月球表面发现了大量水的痕迹。研究人员认为,太阳风中的氢离子,与月表物质中的氧结合,形成羟基或水分子,并维持月球表面的水循环。
在太空中,陨石、小行星撞击月球后,会熔融月表的土壤和岩石,这些熔体溅射出来,形成的液滴冷却后,形成撞击玻璃珠。在嫦娥五号月球样品中,就有大量撞击玻璃珠。
(相关资料图)
玉兔二号月球车发现的玻璃珠
此次研究中,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研究机构的学者联合英国学者,详细研究了嫦娥五号月壤中32个质地均匀的撞击玻璃珠。结果发现,撞击玻璃珠的平均水含量可高达0.05%。
这里所说的玻璃珠中的水不是通常意义的水,而是存在于玻璃珠中的氢,这些氢可以通过一定反应转换成我们能利用的水。
更有意思的是,撞击玻璃珠中的水含量呈现明显的扩散环带特征,水含量从玻璃珠的外缘向核心部位递减。
撞击玻璃珠
撞击玻璃珠中富水的外部区域的氢同位素组成与太阳风的氢同位素组成相近,所以科研人员推测外部区域的水来自太阳风中氢的注入。
科研人员同时发现,有些玻璃珠最边缘处的氢含量降低。他们推测,这应该是玻璃珠经历过后期的撞击或加热事件,导致其又丢失了部分水。
此次研究发现的新机制揭示出月壤中的撞击玻璃珠是一个储水宝库,它们可以维持月表水循环。团队结合月球全球尺度月壤厚度分析,推测出月壤的储水量最高约2700亿吨。科研人员认为,在人类未来的深空探测中,撞击玻璃珠或许可以作为候选水源提供补给,但前提是收集玻璃珠、提取水的效率要高。
嫦娥五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着陆后全景相机环拍成像
(图片均来自“中国的航天”微信公众号)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X 关闭
2022年中国家电行业一季度报告:国内累计销售额1540亿元
31省份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971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1355例
南方强降雨再起 北方周末暖热回归
南方地区将有明显降水过程 黄海南部海域有大雾
吴谢宇弑母案二审因“不可抗拒原因”中止审理
X 关闭
240余万吨!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圆满完成民生供暖煤供应工作
厨电行业逆势增长 集成洗碗机是集成灶行业的下一个风口吗?
梦天家居2021年度净利润1.83亿元 同比增长7.04%
亚振家居发布2021年年度亏损公告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1.53%
盾安环境9.71%股份转让悬而未决 一致行动人抛出减持计划